首页推荐最新作者关于
首页推荐最新作者关于

邀请函——穿过标签与隔阂,我们重识、拥抱彼此

敬启者:  展信佳。 <h2

  1. 13天前
  2. 0次浏览

摘抄(2)

<ol

这篇文本涵盖了对孤独、共鸣、社交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。文中描述了孤独并非与人隔绝,而是在合适的时间为自己充电,回到群体中与他人分享内心感受。同时也反思了个体在社交中的行为,以及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的理解。

  1. 情感
  2. #孤独#共鸣#社交#人际关系#生活态度
  1. 17天前
  2. 4次浏览

大剧院

自从知道了国家大剧院学生票100封顶,而且在开场前90分钟可以用学生票价买正常余票后,它成了我生活中为数不多的额外开销。自9.15至今日,共看了3场演出,两场勃拉姆斯和一场美国芭蕾舞团的《吉赛尔》,也成功打卡了4个厅中的3个,或许再找个机会去一次戏剧场后,就不怎么去了。 坦白而言,我不是一个很有艺术天赋的人,练了几年吉他却依旧分不清音高、掌握不好节奏;也不是一个喜欢听现场的人

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北京大剧院观看音乐会和芭蕾舞剧的体验,表达了对艺术的探索和对音乐、舞蹈的感受。通过观赏音乐会和芭蕾舞剧,作者感受到了音乐和舞蹈所传达的情感和美好,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对艺术的理解产生了一些思考。

  1. 生活
  2. #音乐会#艺术体验#北京大剧院#文化探索
  1. 19天前
  2. 1次浏览

小记(1)

题记 原本写博客只是用来整理与分享各种思想的“干货”,但看到不少喜欢的博主对生活的记录也颇有趣味,很能引发共鸣,而且全是“干货”写起来也未免有些压力,所以另开一个系列来记录自己生活中偶然有所感的瞬间。希望最后不会写成流水账吧。 23.10.1 周日 晴

这篇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家乡度过国庆假期的一些感受,包括清晨听到鸡鸣的惊喜,家乡的垃圾站的生活场景,以及秋天的美景。作者还记录了自己离家返京的感受,读书时的思考,以及在北京的一次探索之旅。最后,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天桥上欣赏日落的经历,以及对摄影的思考和对美景的珍视。

  1. 日记
  2. #生活#美好#回忆
  1. 1月前
  2. 3次浏览

何处心安

<h1

作者回顾自己的思想受弗洛姆《逃避自由》影响,探讨成长、自我意识与自由的关系。他思索自己的人生,试图寻找方向。他引用了一位博主的经历,认识到旅行并不能解决问题,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。作者开始相信自己无法靠自己的力量说服自己在哪条路上走下去。他提出了悲观和乐观的情形,希望能保持换一条路的能力,享受探索的过程。最后,作者认为他还在找着自己的路,也许脚下走的就是那条路。

  1. 人文
  2. #人生#自我意识#旅行
  1. 1月前
  2. 3次浏览

《活下去的理由》

又是从查令十字街84号分店的博客看到的一本书,被其评价为“这本书的文字是一把精美冷冽的手术刀,解剖自我的同时也会刺伤他人”。坦白说,我未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。于我而言,这本书是精神状态体验的共鸣与抑郁症的“预防针”。 《活下去的理由》作为一个患过抑郁症的作家的独白,虽然其中所提到的一

《活下去的理由》是一本关于抑郁症的作家的独白,通过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考,让读者了解抑郁症患者的状态和痛苦,并提供了对待患者和自身可能有患病倾向时的建议。全书分为五个章节,描述了作者精神状态的变化与发展。通过摘录的句子和自己的批注,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交织,以及对人生的思索和追问。这本书不仅是对抑郁症的探讨,也是一种关于人生意义和幸福的思考。

  1. 情感
  2. #抑郁症#共鸣#生活经历
  1. 1月前
  2. 2次浏览

《活下去的理由》

又是从查令十字街84号分店的博客看到的一本书,被其评价为“这本书的文字是一把精美冷冽的手术刀,解剖自我的同时也会刺伤他人”。坦白说,我未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。于我而言,这本书是精神状态体验的共鸣与抑郁症的“预防针”。 《活下去的理由》作为一个患过抑郁症的作家的独白,虽然其中所提到的一

  1. 1月前
  2. 0次浏览

《查令十字街84号》

在《南山公园与查令十字街84号》这篇博客中,我才知道原来另一位博主的名字取自一本书名。地址作为书名十分能引起人的好奇心,也会让人不由想起福尔摩斯的“贝克街221b”,遂找来这篇简短的书,不到一天把它读完了——用几个小时的阅读,走过了几个

这篇博客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于阅读和书籍的思考和体验。作者从小时候不爱读书到大学开始对哲学和文学产生兴趣,逐渐喜欢上阅读。作者也谈到了阅读的方式的变化,从纸质书到阅读器的转变,以及对纸质书的怀念和便携性的权衡。总的来说,这篇博客展现了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和对书籍的思考。

  1. 综合
  2. #书籍#阅读#纸质书#阅读器
  1. 1月前
  2. 1次浏览

《查令十字街84号》

在《南山公园与查令十字街84号》这篇博客中,我才知道原来另一位博主的名字取自一本书名。地址作为书名十分能引起人的好奇心,也会让人不由想起福尔摩斯的“贝克街221b”,遂找来这篇简短的书,不到一天把它读完了——用几个小时的阅读,走过了几个

  1. 1月前
  2. 0次浏览

摘抄(-1)

在上一篇博客《查令十字街84号》中,我提到了自己在高中的摘抄习惯。恰好国庆闲在家里,打算把其中尚有兴趣的一些部分转化为电子

  1. 1月前
  2. 1次浏览

摘抄(-1)

在上一篇博客《查令十字街84号》中,我提到了自己在高中的摘抄习惯。恰好国庆闲在家里,打算把其中尚有兴趣的一些部分转化为电子

本文是作者对自己在高中时期的摘抄习惯的回顾和思考。作者将一些摘抄内容转化为电子版存档,并分享了其中一些摘抄内容。文章涉及到《论语》、《少有人走的路》、《死亡诗社》、《一个人的村庄》、《平凡的世界》、《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》、《精神明亮的人》等多个作品的摘抄。作者通过回顾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经历,思考了学到了什么,以及如何从这些精神环境中塑造自己的人格。

  1. 综合
  2. #摘抄#阅读#学习#思考#人生
  1. 1月前
  2. 0次浏览

《在美国钓鳟鱼》

三天前在查令十字街84号分店的博客上看到了这本书,感觉文中的摘录很有意思,便开始读这本简短的书。 “在美国钓鳟鱼”并非一个事件或过程,它只是一个代词,在不同的小文段中有着不同的含义,可以是一个地方或是一个人。不同的文段跳跃性极强,内容上似乎完全不相干,但又由于“鳟鱼”这个意象的存在以及

这篇文章是作者对一本书的阅读感想和解读,书中内容跳跃性强,包含了对美国、钓鳟鱼等的象征意义的探索。作者虽然无法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,但仍然对其中能理解的部分进行了个人的解读。文章传达了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和对书中内容的思考。

  1. 日记
  2. #阅读#文学
  1. 2月前
  2. 1次浏览

《在美国钓鳟鱼》

三天前在查令十字街84号分店的博客上看到了这本书,感觉文中的摘录很有意思,便开始读这本简短的书。 “在美国钓鳟鱼”并非一个事件或过程,它只是一个代词,在不同的小文段中有着不同的含义,可以是一个地方或是一个人。不同的文段跳跃性极强,内容上似乎完全不相干,但又由于“鳟鱼”这个意象的存在以及

  1. 2月前
  2. 0次浏览

《安娜卡列尼娜》

<h1

  1. 2月前
  2. 0次浏览

《安娜卡列尼娜》

<h1

在备考托福而又无心学习的一周里,我尝试用阅读打发时间,但阅读器里翻来翻去,除了教材和学习书籍,便是严肃晦涩的哲学书籍。本就因学习英语而精疲力竭的我完全无心阅读这些过于严肃的读物,于是转而开始寻找相对轻松一些的文学书来阅读。翻着全是诗集的书库(Calibre),忽然想起在大一力学课上老师提到过的《安娜卡列尼娜》,一时兴起便跑去zlib上下载了电子版,导入阅读器开始阅读。不知不觉一下午和晚上时间过去了,读了百余页。从7.23开始阅读,到8.9读完,这本书紧接着考试周后尝试了诸多新鲜事物的一个月后,又深刻地影响着我的人生观。

  1. 综合
  2. #阅读#小说#人生观#爱情#家庭生活
  1. 2月前
  2. 0次浏览
上一页
下一页
Dasein

Dasein

A site for knowledge and thoughts

上次发布

13天前

近一年发布

46 篇

访问量

18

收录文章

46

文章分类

  1. 无分类 (23)
  2. 综合 (6)
  3. 情感 (5)
  4. 日记 (5)
  5. 社会 (3)
  6. 生活 (2)
  7. 人文 (2)

抓取错误次数

0

访问博客

Footer

在这个时代依然相信文字的力量,和自由思考的价值

推荐文章RSS 可可托海没有海 Twitter 本站前端代码 本站后端代码

文章分类

  • 技术
  • 编程
  • 社会
  • 日记
  • 生活
  • 政治
  • 职场
  • 旅行
  • 人文
  • 学习
  • 情感
  • 综合

全部文章

  • 推荐
  • 最新

关于

  • 本站
  • 提交博客

© 2023 Design and Develop by 李大毛没有猫. All rights reserved.